本文作者:热点新闻

房贷免息延期、征信修复? 起底反催收灰产新套路

房贷免息延期、征信修复? 起底反催收灰产新套路摘要: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日前发布提示称,近日,有不法中介为达营销目的,散播所谓“2024年征信恢复新规”不实言论,以此诱导社会公众。目前并未有新规定发布。针对网上不实信息或言论...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日前发布提示称,近日,有不法中介为达营销目的,散播所谓“2024年征信恢复新规”不实言论,以此诱导社会公众。目前并未有新规定发布。针对网上不实信息或言论,请广大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

  “国家出台全国清债计划”“房贷可以免息延期2年”“新规后征信修复”……近期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有部分中介机构正编造并传播“利好政策”,以此作为营销噱头诱导借贷者“逃废债”,借机赚取高额手续费。

  记者与多家中介机构沟通后发现,他们宣称或引用的政策文件大多不存在或被刻意歪曲意思,并不存在所谓的官方清债渠道,背后实际是“反催收”机构旧酒装新瓶卷土重来。

  针对上述现象,监管也在加强风险提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日前发布提示称,近日,有不法中介为达营销目的,散播所谓“2024年征信恢复新规”不实言论,以此诱导社会公众。目前并未有新规定发布。针对网上不实信息或言论,请广大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被包装出的房贷“清债”“征信修复”

  “现在房贷逾期、网贷逾期的人太多了,对长期经济发展不利,国家针对性出台了政策。”在记者以房贷免息延期名义咨询时,一名自称是“0月供魔法师”的中介笃定地说。

  一边在线上沟通,他一边密集地向记者发送了房贷压力缓释方案、公司情况、政策介绍等多个文件。在他的介绍中主要援引了两份“政策文件”。一份是名为“全国清债清查工作会议精神与未来五年规划”的文件,一份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

  上述文件及该中介所叙述的逻辑难经得起推敲。第一份文件宣称2024年9月11日至9月13日,由财政部经管局、工信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清债会议在北京召开。将开启五年清债计划,预计全国范围内清理债务金额为50万亿元。但“财政部经管局”根本就不存在,这份政策文件或相关会议也不存在。

  第二份文件为“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记者查询发现,该政策文件确实存在,为原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并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但该文件本身与债务减免之间并无关联,仅是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强调以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的分类理念。

  与上述中介主攻“房贷解债”不同,中介大亮(化名)将重点业务放在了“征信修复”上。10月中旬,他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发布多条对“征信新规”的解读,称目前征信修复不用再等五年,可以去官方渠道把征信“修复”掉,操作时间在2~3天左右。

  他给记者发来了一份“征信新规”文件的“解读”,其中提及目前征信中的不良记录不会再保存5年,可以进一步缩短,旨在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机会来重建信用。

  但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也就是说,如果不良记录已超过5年,那么这些记录将会自动从征信系统中删除,从而恢复征信。并没有征信不良记录留存时间缩短的说法。

  央行征信中心在10月29日发布声明表示,发现有不法中介为达营销目的,散播所谓“2024年征信恢复新规”不实言论,以此诱导社会公众。

  手法升级

  与以往相比,这类“平债”机构不仅在营销噱头上碰瓷政策文件,业务范围和操作手法也出现升级。

  一方面,它们的业务范围从信用卡、网贷等小额信贷领域拓展到了房贷领域。

  在广东工作的李明(化名)最近一个月内密集接触了多名房贷解债中介。

  据李明介绍,这类机构大多都宣称可以帮助客户实现5~8年的房贷免息延期。与以往信用卡、网贷“平债”收费标准多在千元内不同,房贷免息延期的收费较高,在500元至上万元不等。

  李明分享了其中一家中介提供的两种方案。一种是去外地线下参与课程培训,学习免息延期的攻略,收费550元;另一种是定制指导,在与银行沟通的过程中会有专人实时跟进,并提供专属定制方案,帮助实现免息延期,收费10000多元。

  另一方面,部分中介机构会将人引导至线下“洗脑”,以平债、解债名义套取高额中介费。一名参与过秦皇岛某“平债”机构线下培训人士的家属吴冰(化名)介绍,在培训中宣讲人员称目前有政策可以以折扣价“平债”,参与者只需要缴纳实际债务2~5折的费用,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化解债务。同时,有复杂的机制引导债务人发展“下线”,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这类中介机构还可能“拆东墙、补西墙”,营造“平债”成功的假象以“树典型”。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近期秦皇岛平债案件中,部分宣称平债成功的债务人,实则是传销组织拉来新人缴纳的钱抽出一部分为推荐人还债。

  为何屡禁不止?

  为何这类灰产中介再度卷土重来?

  “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下,很多商业银行近年来将加快拓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作为战略方向,以弥补房贷增长乏力产生的信贷缺口。”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对第一财经表示,消费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必然伴随第三方金融服务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其中,既有合法合规从事相关业务的第三方机构,也有一些违法违规的“野鸡机构”,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教唆消费者发起不实投诉等非法手段,达到“逃废债”目的。

  近年贷款的不良率也在上升,债务承压群体或逐步扩大。记者据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共有12家银行公布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数据,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1079.42亿元,较2021年增长146亿元,连续三年增长。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也在升高。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中,有21家披露了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其中19家较年初出现上升。

  除市场面因素外,灰产屡禁不止,也与参与机构规模小、数量多、查禁难等因素有关。

  记者注意到,上述“平债”机构的经营主体多为小型咨询公司,并非正规的法务公司。例如上述主推房贷免息延期业务的中介机构,经营主体为“×财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述主推征信修复的中介机构,经营主体为“天津×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这些咨询公司往往成立时间短,注册资本较低。“×财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宣传海报中称其成立于2018年,历经6年发展,旗下有多家公司。但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于2024年1月,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天津×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4月,注册资本也仅为100万元,而该公司控股的沧州×宽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今年5月才刚刚成立。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种成立时间较短的咨询公司基本都是“壳”,注册成本不高,如果出现风险事件可以快速撤离再“另起炉灶”,这也给监管查处造成一定难度。

  风险重重

  事实上,此前各地监管已连续提示相关风险。

  2023年4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提示称,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从事所谓“债事服务”“债务化解”“解债资讯”等业务,以向“客户”提供债权债务抵消、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客户”手中的债权债务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客户”缴纳咨询费、保证金,甚至“投资入股”,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存在较大非法集资风险。今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警惕“债务和解”套路的风险提示》,提醒警惕“债务和解”风险,远离各类非法“解债”“化债”“债务和解”套路。

  “这类反催收灰产中介机构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多项民事法律法规,不仅损害了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和金融秩序。”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不法分子虚构了一些噱头,谎称能够帮助债务人免除债务等,实则是为了诈骗对方财物,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应根据金额不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反催收机构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性承诺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服务,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外,反催收机构的行为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合法催收机构的利益。

  面对非法反催收、“解债”花样翻新,监管应如何作为,个人如何规避风险?

  周毅钦对记者表示,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代理投诉”“反催收”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提高违法成本;切实提升金融监管部门和公检法部门的沟通合作,联手打击“反催收”产业;继续普及金融消费者教育,加强反催收危害的相关普法宣传,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

  岳屾山表示,正规的解债方式,如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转股、多元化销售、资产置换、租赁、破产清算等,这些方式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旨在帮助债务人解决债务问题,同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阅读
分享